发布时间:
2025-01-09
《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创刊前,国内纤维材料及纺织领域科研人员的论文大多投给国外期刊,但这些期刊影响因子偏低★★★,审稿周期较长,有些3—6个月才返回第一次审稿意见,从投稿到发表需要约1★★★.5年★★。
2019年,薛佳佳博士后出站,看到“青年编委招募令”后立即报了名★。她觉得,这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年轻人更容易发现纤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看到该领域的前沿方向★,为科研攻关提供新思路。
自2019年9月创刊★,近5年时间,这本科技期刊为何能取得佳绩★?对我国加快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有何启示?
尽管《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但陈志钢认为,要继续把刊物办好、办出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期刊目前采取订阅出版模式★★★,办刊经费紧张,想要提升国际影响力★,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科学家、组建专业编辑团队办刊。
2022年6月★★★,科睿唯安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CR),《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影响因子12.958★★★,在JCR材料交叉学科中排名前10%。陈志钢记得,从那时起★★★,《先进纤维材料(英文)》便迅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来稿量明显增加,每个月收到的稿件量从原先的10篇左右增至如今的80—100篇。
朱美芳说★,为提升期刊影响力,《先进纤维材料(英文)》每两年还协办一次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迄今★★★,《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已被众多数据库收录,发表论文300多篇,下载量达22万多次,已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青年学者交流会30多场,累计上万人次专家学者参加。
“即便在上述10本专业期刊上★★★,中国学者的参与度也较低。我们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可以说,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刻不容缓。★★★”朱美芳说。
自创刊以来,田明伟给《先进纤维材料(英文)》投稿10篇,其中4篇发表。他也响应期刊“青年编委招募令”,申请并成功加入青年编委团队★。
之后就进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预审环节★★。编辑部每周五都会将当周待审稿件打包★★★,发给从8名学术编委中抽取的6名★,由他们对稿件进行预审★★、独立打分。评分分为A、B、C三个档★,每周每名编委打A的数量有限,一篇稿件只有拿到4个A才能通过预审,进入送审环节★★。
这个由73名青年编委组成的团队每两年换届一次★★。进入送审环节的稿件会分发给他们以及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同行评议★,在两周内给出审稿意见★★。可以说★★,这本学术期刊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凝聚了领域内的青年科研力量。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佳佳已经连续两届当选《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的青年编委。
随着关注度提高★★,如何更好地吸引高质量稿源、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成为团队成员最关心的事★。
2023年,由上海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起★、东华大学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先进纤维材料(英文)》连创佳绩。在全球专业信息服务商科睿唯安发布的影响因子更新为16.1后,《先进纤维材料(英文)》成为纤维材料及纺织领域重要国际期刊之一,并实现国内外同步出版和发行★★。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田明伟说,自己第一次给《先进纤维材料(英文)》投稿,就顺利发表。不仅如此,这篇研究“超吸水纤维材料”的论文,还得到一家企业的关注★★,主动来找他洽谈合作。
★★“《先进纤维材料(英文)》提升了产业界对纤维材料领域的关注度★★,促进了产学研成果的转化。”在田明伟看来,中国的科技期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走国际化专业化办刊之路★★★;“立地”则是要把握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和质量,接相关产业的地气★,让更多企业用上这些研究成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英文)》主编★★★、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教授这样描述创刊之路★。
最初,《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的办刊资金主要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经费,包括期刊执行副主编★★★、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志钢教授在内,团队中很多人身兼多职,但整个团队干劲十足。★★★“科技期刊关乎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学术话语权,我们要办出中国人自己的国际顶级刊物。”陈志钢说★★。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版科技期刊英文版以来,英文科技期刊的编辑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高校、协会等机构★★。“2021年9月,《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我们相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办出高质量的国际科技期刊。”陈志钢说★★。
“稿件质量始终是期刊的生命线月★★★,编辑团队协商决定对标国际顶尖期刊★★★,建立集体决策的预审模式。编辑部会在投稿系统中进行格式检查和初筛,去除创新性和数据量明显不足的稿件★,这一阶段的拒稿率约为20%。
除了坚持国际化办刊,《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秉持★“科学家办刊”理念。目前编辑团队由8名学术编辑★★、21名顾问编委、25名编委和73名青年编委组成,都是材料科学和化学物理领域的科学家。
期刊编辑陆晓芳介绍★★★,目前,《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的论文拒稿率约87%★★★,接近《自然》子刊的拒稿率,“即便是知名科学家的投稿★★★,如果不符合要求,我们照样拒稿,守住论文质量生命线”。
“打造一本纤维材料领域的顶级刊物,聚焦纤维学科发展前沿,面向材料、能源★★、信息★★、生物等交叉学科,刊载纤维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我国在纤维材料研究领域国际话语权,是我们的办刊宗旨★★★。”朱美芳介绍★★,《先进纤维材料(英文)》自创刊起走的便是国际化办刊之路,和国际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合作,作者可自由选择论文以开放获取或传统订阅模式发表。
“他们秉持科研精神办刊,国产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坚持。”经常协助编校工作的《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高宇说。
《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创刊的想法由来已久,朱美芳带领团队做了大量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发现★,纤维材料领域研究的热度很高★★,但研究成果大部分分散发表在材料、化学领域的期刊上★★★。纤维领域国际期刊共10本,但影响因子都在0★★.4—2之间,期刊发文领域偏重工艺、工程方面★★★,较少涉及交叉★★、前沿的研究领域。
与此同时,还应该布局开发国际化生产★★★、运营、传播平台,加快构建我国科技期刊自主产业链条,为专业读者和学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订阅内容。
影响因子达16★.1、被众多数据库收录★★、发表论文300多篇★、下载量22万多次……这是创刊于2019年的科技期刊《先进纤维材料(英文)》取得的成绩。自创刊以来★★,这本期刊走国际化办刊之路,秉持“科学家办刊★”理念,汇聚青年科研人才力量,严把论文质量关,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不断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