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1-20
在机构开放方面,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已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
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支持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加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李明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效:
李明说,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贸易、地缘政治形势愈加复杂。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证监会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600多家公司披露2023年度分红方案,较去年同期增长11%,分红金额达到了2.2万亿元;沪深两市新增披露1345单回购方案,预计回购金额上限合计为1866亿元。
据他介绍■★★★,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就发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退市、行业机构监管、交易监管、稽查执法等出台政策文件,系统制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努力打造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局面。放眼未来,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投资的沃土,欢迎更多国际投资者来华展业兴业。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在产品开放方面,推动A股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纳入比例不断提升;中日■◆■■◆、中新、深港、沪港ETF互通相继开通并运行,已合计推出24只ETF互通产品★■★◆★;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持续扩大;首家在华外资银行实现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离岸A股衍生品工具供给不断丰富,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11月初■◆★◆,首批14家证券公司试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
在市场开放方面,投资端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持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便利性,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持续流入A股市场◆◆。截至10月底★◆,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2788只,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过90%◆■◆★◆。融资端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截至10月底,已办结195家企业境外首发上市备案。
■★“总体看,随着近期各方面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打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陆续落地见效◆◆★,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到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红利。”李明说。
他介绍说■◆★◆■,发行上市方面◆◆,更加突出★■★◆◆■“硬科技◆◆■◆”特色。上市公司方面,围绕分红、回购、退市等方面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交易监管方面,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方位、系统化的新规定。监管执法方面,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违规减持等行为。
下一页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